首创教育官方报名电话:0316-2186648 开班信息 | 播音主持 | 编导培训 | 美术培训
招生热线:
0316-2186648
0317-356668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考常识
  • 编导亲述:观影的乐趣对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 录入时间: 2016-11-16 09:53:39
  •  这篇充满个人无聊感受和招惹影迷口水的日记,可能是随着年纪一年年冷漠地飙升,身处更新换代堪比“光速”的时代下,性子变得越来越浮躁难耐和自我放纵,年少时打了鸡血般的轻狂、激情和冲劲,逐渐随风散去,成了个不折不扣麻木淡定的高度拖延症患者,身体的兴奋点也一点点被无聊透顶的生活给残忍吞噬,看电影的乐趣对我而言,也在发生着只能坦然面对和无奈接受的巨大变化。


    1、数量的变化


    像很多观影大神那般,读书那会也追求过看片量的惊人积累,就像一个胃量过人的大胖子,一次性消化2、3部伯格曼巨难啃超晦涩高大上滴观影连环套餐毫无压力,完全不会和消化不良、大脑供血不足划上等号,反倒有股难以名状的瘾和体内充满活性的兴趣因子作祟,观片量就像是插在沙漠里的温度计,那是蹭蹭的往上升,这也成了当年我在同学面前显摆、炫耀、傲娇而可笑、幼稚的资本(同学不屑一顾的表情现在还记忆犹新),真是庆幸当时电子设备还不怎么发达,脑补下将当时懵懂无知滴自己原封不动照搬到现在那得多傻B啊,不忍直视的难以想象。


    当离开那个洒满青春和闲情的“理想国”后,看片的动力就像磁盘里的残余碎片,被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给干净利落的一键清理掉了,加上身体里日渐生根发芽的凶猛惰性,高不可攀的观影量早已和我挥泪告别。后来脑袋瓜子逐步衍生出一种自我安慰的观点,电影看多不如看精(这里并非是指要一股脑全身心的投入或追求神马超高逼格的文艺片啥的,而是尽量和烂片绝缘,提高观影的素养和品味),千万不要把看电影当作一种任务或神马牛掰的目标去完成,无形中必会变成一种难以承受并会心生厌倦的负担,看似甜蜜实际危险,相当于一把扼杀兴趣的利器,现在只要有时间和精力都会依照个人口味选一部电影来看,看完能豁然开朗,哈哈一笑,或触动心弦、受点启发之类的(这要求看似简单其实还挺难达到的),就挺心满意足了。

    近几年都有打酱油的参加《雯苑影评人协会奖》,太菜鸟以至于活跃度不敢太高围观居多,一群单纯爱电影的大神级别的同学们举办的活动,给个人的年度观影总结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平台,感兴趣的朋友都能参加,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我平均一年的观影量大致在50部左右(私心解释下,仅限于新片),一个会让不少人报以keke态度的数量,虽然对观影量不再像从前那般痴狂的在乎,进入完全无所谓的阶段,但有时候我还是不免满腹疑问,到底是一年里能入眼的片子太过稀缺,还是自个懒得实在是令人发指,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对电影的兴趣至少还未冷却。

     


    2、类型变化


    小时候在电视台的耳濡目染下,可以说是在香港电影的熏陶下长大,虽然看的大多都是当时工业流水线上粗制滥造的快餐式电影,但却看得格外的起劲和开森,成了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后来受朋友影响开始接触米国的一些青春题材类俗套但美好的主流商业片,渐渐开始体会到看电影的乐趣,慢慢的开始进入围绕着影星一口气恶补其主演电影的阶段,进而有幸接触到一些名导大师级别的作品,震撼于电影的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又开始一心一意的琢磨起影史经典电影,顺势进入围绕着导演看电影的阶段,尽职尽责诚意满满忠于自我的电影人的功底和巧思,在短短几十分钟里,即神奇的展现出了光影的非凡魅力和魔法,那种由衷的敬佩、感动和折服,成就了我这个渺小狂热的电影爱好者。


    翻看之前写过的文章,真心觉得当初的自己实在太过稚嫩和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各种显逼格的主观思想占据主导的捍卫着文艺片在自个心中的地位,甚至还无聊至极长篇大论唇枪舌战的和同学辩论不休,各种贬低商业片抬高文艺片的言辞论调,对于电影的定位始终是那么的高高在上而盲目无知,不过对于曾经执拗的观点现在我还是报以50%的认同,在现在这个时代文艺片毋庸置疑有着更多难能可贵和生存不易的地方,但依旧不能轻易的否认电影一直都是商业产业和模式上的一个重要枢纽,而电影也得依靠一定的商业推动得到更为有利的发展和推广,不过现在的我更想以简单接地气的方式,仅以通俗明了的“好片”、“还行”和“烂片”之分去划分电影,虽然笼统而浅显,但也显得更为理智和靠谱。

    一部经典的商业片也能拍出像优秀文艺片的质量和深度,鱼和熊掌兼得,名利双丰收的例子不在少数,实话说我现在反倒更加偏爱起制作上层的爆米花电影,闲来无事或无比郁闷的时候,看上一部轻松搞笑的电影,改善心情打发时间也不失为电影的一种本质价值的体现,可能我是越来越过分追求肤浅简单的快乐了,但独立或小众文艺范围内的营养片还是得适当的吸收,现在啥类型片我基本都能做到来者不拒(恐怖片除外,实在没这胆),不过前提是基本的”诚意”二字不能少。

     


    3、感受的变化


    看到不少同学似乎也有类似的感觉,之前我也提到过,说得简单粗暴点,就是难得再有部电影能让我直呼真特么好看后持久回味了,随着心智的成熟、生活的磨砺和阅历的加深,口味变得异常的挑剔和另类,自认对于新鲜度和刺激点的敏感度大幅度下降,就像在生活这个坑爹的泥潭中摸爬滚打多年后即将迈入老年的更年期妇女,对一切都失去了兴奋度,常常不是看完就忘就是大叹无感。另外,一些一片好评捧上天欲罢不能的电影,反倒觉得一般般,一些贬得一文不值吐槽声不绝于耳的烂片,反倒觉得还不错、挺乐呵、感触深,也许是个人爱好问题,每个人心中对于佳作都有自己衡量和评判的标准,虽然明知看电影本身就是个挺个人化倾向于主观的兴趣,但不可否认的一点的是“趋向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高水准的良心之作一般还是会得到压倒性的好评。


    青春年少那会,看文艺片都能看得心花怒放,各种细节构思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固有印象,有着连绵不断的动力一门心思的探讨导演的意图和想法,现在的兴趣却失去了一大半,得到不少启发的同时却也觉得格外的疲乏,甚至有时候一部两小时不到电影还得分好几次才能看完,在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神,保证脑细胞有高活跃度的前提下,基本很少轻易尝试。愈发觉得生活已经如此变态,希望从电影那获得更多的是轻松自在的娱乐,不过笑点和哭点现在也变得莫名的触不可及,以前和老哥老姐一起看周星星的电影,那叫一个前仆后仰开怀大笑得毫不夸张,除了现在喜剧片的质量不可与往日相比,多以脑残坑爹低估观众智商的烂片居多,不过现在就算看部质量还不错的喜剧电影,最多只会咧嘴一笑,很难再有发自内心的开心感觉了。

     


    4、想法的变化


    以前也会给身边的朋友积极的推荐电影,慢慢的发现除了主流好评一边倒的电影,纷纷表示好看外,推荐一些比较偏个人口味的电影,受欢迎度却大打折扣,后来朋友们开始集体以院线排片作为自己的观影指南,就这样看他们走上了国产神片的歧路,反倒有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我也彻底的明白过来各有所好的硬道理,就像一个公众人物的行事作风会惹来一定口诛笔伐的同时也会得到不少支持和鼓励一样,一部电影有褒有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喜欢看的未必就是你爱吃的菜,好比一盘辣椒炒肉,实在没必要纠结于为啥只有自己喜欢吃而讨厌辣椒的人会拒绝于千里之外,只要自己吃得满足吃得愉快,还有啥好奢求的,心灰意冷后我也不怎么推荐电影了,现在闲来无事在网上写写,更多的也是给自己做个记录和总结,以绵薄之力推荐一些自认不错的电影,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些可能会喜欢看的电影。


    买了十几年碟的音像店上星期宣布倒闭了,仿佛见证了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虽然这是时代的必然结果,但还是不免有点唏嘘和感叹,毕竟淘碟真心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惊喜,淘到一部稀罕渴望已久的小众电影,那种犹如中头奖的心情相信不少同学和我都有深深的共鸣,感谢和谐国曾经繁荣昌盛得一塌糊涂的盗版业,给我们这些如饥似渴处于封闭迂腐国度里的电影爱好者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粮食和畅通无阻的牛逼捷径,不过随着省钱而便捷的下崽时代的到来,各种无所不能的搬运工和资源帝扎堆式的横空出世,盗版王朝的毁灭也在情理之中,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而我对于DVD的想法也被主流价值观给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实话说DVD更多的还是一次性消耗品,更何况现在一部电影我很少会有重温2~3遍的欲望。

    现在说句真心话我已经没啥淘碟的欲望了(CC这一根深蒂固的癖好除外),天天看着百来张DVD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书架上落灰,有时候甚至会被老妈洗脑觉得是不是曾经花了太多不必要的钱买了一堆势必要过时和淘汰的东西,上次心血来潮大扫除,牙一咬心一横仍了一大袋子的D5烂片,想着大家早已与时俱进的迎合了下崽模式,我还在没心没肺的买碟,是不是有点太固步自封或傻头愣脑了,以前我总宣扬着淘碟的乐趣,现在想想或许有点矫情了,唯有赶上时代的步伐,而时代永远都不可能会停下脚步来欣赏我那点不值一提的情怀,不过我从不后悔昔日对DVD投入的资金和狂热,有付出就有回报,至今看过的经典电影还多亏了盗版这条欣慰的渠道,而现在用钱都买不到的快乐,至少在当时给满足了,而那些DVD我也会一直珍藏下去,即使花了、卡了、看不了也会当作一种怀念留着吧。虽然现在感觉每天整个人的状态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但始终希望对电影的热爱能一直单纯的保持下去。

首创教育培训    中国最专业的中高艺术考试教育机构
网络推广网站建设Copyright 2007 版权所有:首创教育培训